说完后我本觉得这次肯定可以了,因为这些不过是后世常见的管理理念而已……
哪知道田小萌知道后直接告诉宋光磊:“我再试试吧,这个方法我之前就向教导主任申请过,当时被否决了。现在这情况再提应该有机会通过审批的……”
之前提过?而且被否决了?
当宋光磊跟我转达完田小萌的话后,我很意外,对2005年的学校管理制度有些疑惑,于是我在晚上闲聊时跟董姝予问了下她大学的学生会管理现状。
平时只顾吃喝玩乐的董姝予根本不知道大学学生会具体内容,不过她倒是帮我问了一下,听完我才哭笑不得,她告诉我现在的公立学校的学生会干部——每周向主席团汇报工作,至于决策权,基本集中于教师!
这次,我倒是稍稍来了兴趣,第一次主动在晚上查寝熄灯后和李老师彻底聊了一次,深入地了解了一下现在的学校制度的框架和执行方向。
这次深聊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提议在2005年有多不合常规。
现在的学校管理模式倾向于军事化、封闭式,强调纪律与效率。学校立校后参照其他学校一直实行的是“封闭式管理+义务晚课”模式,通过严格作息和高密度教学提升成绩。这种模式下,学生会更多承担纪律执行者角色,如检查卫生、监督出勤等。
一来学校作为私立机构,核心目标仍是升学率和办学收入,对学生自治改革缺乏内在动力;二来当时网络尚未普及,资料匮乏,连借鉴经验都得靠线下实地调研,甚至不少学校现在学生会干部多由教师推荐,工作内容以执行校方指令为主,如扣分、派任务等,学生参与度较低,这所私立高中已经极大地放宽学生会的权限了。
听完后我心中无语,大概也明白李老师口中“极大放宽学生会权限”的深意——因为他不想管,教导主任有升学率和招生率指标也懒得管......
不过之前不通过是因为没碰到我这样的刺头,现在经过孔海波这事之后,估计这种增加学生评分在学生会成员晋升考核中的权重应该没问题了,但我心中又产生了疑惑——我的提议之前田小萌就提过?她思想这么前卫,为什么现在发愁?
回到寝室后,带着心中的疑惑就让宋光磊给田小萌发消息询问之前提议被否决的理由,结果田小萌给的回复让我呆愣半晌,因为她的回复是:【应该是不符合学校效率优先、权威主导的管理框架,与主流思路存在代际差异】
听完宋光磊读出田小萌的回复内容,我楞了。
---------------------
分割
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福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