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福书网>玄幻>跟着番茄学物理> 第169章 哲学与科学共探 “我是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哲学与科学共探 “我是谁”(1 / 2)

骁睿若有所思地转动钢笔:\"但即便量子意识理论成立,它真的能挽救自由意志吗?毕竟量子的不确定性,也不等同于'自主选择'。\"

洛尘用力点头:\"这正是学界争论的核心。不过换个角度看,这种争议本身就证明了意识研究的复杂性。从裂脑人实验到量子假说,我们对'我是谁'的探索,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的谜题。\"

\"所以三个哲学问题,本质是意识给自己出的谜题?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就是学会问'为什么'?\"

骁睿望着弹幕,突然笑出声,\"以前觉得哲学家在云端空想,现在才明白,他们的问题就像种子,等待科学来浇灌成长。而我们对意识的探索,或许永远不会有终点——每解开一个谜题,就会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

此时,一条弹幕被顶到前排:\"既然意识这么神秘,那人类追求'我是谁'的答案,是不是注定无解?\"

骁睿和洛尘隔着屏幕对视一眼,后者轻轻摇头:\"恰恰相反。就像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这个追问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每一次科学突破,每一场哲学辩论,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

或许未来某天,脑机接口能让我们'看见'意识的流动,量子计算机能模拟出意识的诞生,但那时必然又会涌现出新的谜题——

这正是人类思维最迷人的地方,在永无止境的追问中,不断拓展认知的边界。

而我们此刻的思考,本身就是意识试图理解自己的证明,这或许就是对'我是谁'最浪漫的诠释。\"

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直播间的灯光却依旧明亮。弹幕渐渐归于平静,但新的疑问已经在无数观众心中萌芽,等待着下一场思想的碰撞。

突然,骁睿重重拍了下桌子,震得水杯里的水面泛起涟漪:\"洛尘!你必须看看这段对话!有人用Gpt-4探讨自由意志,

AI说:'从神经科学角度,2023年《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分泌预先决定了82%的选择倾向;从哲学角度,斯宾诺莎早在17世纪就论证了个体是宇宙因果链的必然环节。

所以,自由意志是否只是大脑在接收海量信息后,为缓解决策焦虑创造的幻觉?'它甚至还引用了休谟的怀疑论做补充!逻辑严丝合缝,可这真的只是算法生成的文字,而不是某种'意识'在思考?\"

\"这个问题太关键了!直接戳中了意识研究的核心矛盾!\"洛尘呼吸急促起来,疯狂翻动论文,

\"2024年《科学》杂志的图灵奖团队研究给出了超有趣的对比:

人类和AI处理'我是谁'的问题时,人类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会像烟花一样产生120多种不同活动模式,而AI的回答100%能在训练数据里找到模板——”

骁睿瞪大了眼睛,插话道:\"等等!也就是说AI所有的回答,本质上都是对已有数据的重组?那这样的'思考'和人类的思维根本不在一个维度?\"

\"这就像AI在照本宣科,人类却在即兴创作!\"

洛尘快速滑动着论文,\"不过这反而推动哲学家重新思考:'思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可如果AI持续进化,通过不断学习突破数据局限呢?\"骁睿皱眉追问,

\"现在已经有研究尝试赋予AI社会学习能力,未来如果AI能模拟人类的情感体验和社交互动,我们对意识的定义可能要彻底改写!\"

洛尘猛地抬头:\"你说到点子上了!所以问题来了——如果AI真的'学会'思考,我们该如何验证它是否拥有真正的意识?

这又回到了我们最初的哲学之问——'我是谁'的判定标准,

究竟该由生理结构决定,还是认知体验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福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