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侯,如今你可明白了林江官府没有在第一时间出手的缘由?”
“回陛下,臣已明白!”永宁侯总算能退回队列之中,心里终于舒了一口气。
其他人则是报以一丝同情的目光。在听到刑部尚书提及其他地区的卷宗后,他们即便是尚不明白其中的关联,但也知道,林江官府这么做肯定是为了避免打草惊蛇。
而后来的讲述,也确实证明了他们的猜测。如果在第一时间就对那条私贩路线出手,一定会惊动土孛默部,那么无论是私盐还是另外两条私贩货物的路线恐怕都追查不到后续。
而兴贺山那条路线,提前暴露在众人眼前,也不知会对古牢关的战事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且不论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恐怕都没有办法起到如今的作用与影响。
果然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顺时而动,时至而行。王茂平这个人的才能与运气暂且不论,审时度势的能力与沉得住气的心境还是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刮目相看。
“待霍将军班师回朝后,朕定论功行赏!”
“……”
“退朝!”
一众官员踏出殿门的时候,日头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天上,临近正午。在上朝之前谁能够想到今天的早朝能持续这么久,谁又能想到再次听见那个让他们嘴酸牙疼的名字呢。
但他们经历今天的早朝,再次认识到了,找一个好女婿的重要,也再次认识到了,一个得力下属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他们固然羡慕安万寻有王茂平这样的女婿,又何尝不羡慕苏溢诚有王茂平这样的下属呢。
至于王茂平这个人嘛,嘶——算了牙疼,还是不评价了!
而早朝上的内容又再一次传遍了京城的各个衙门。对于王茂平这三个字,衙门中的年轻官员们都已经听倦了。每当他们以为自已的耳朵能休息一段时间的时候,这三个字就会猝不及防的钻进来。
王茂平已经成为了启元三十一年以后,所有新进进士所逃脱不掉的噩梦。对方好像和他们进的不是一个官场。为什么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结果只能得个苦劳,而人家的功绩就噼里啪啦的往下砸呢!
当然这些进士中,也有例外,就比如徐逸容,作为王茂平的迷弟,先是大献殷勤,从他爹的嘴里得知了早朝的细节,然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期盼着刑部的卷宗能够快一些送到大理寺,这样的大案,他的探案集可是不能错过。
当然回房之前,还不忘对父亲徐壤畴说上一句:“爹,我上次就说,边军所走的那条通路,有可能是王大人发现的嘛,您还不相信!”
福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