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遂带着众人沿山路上山,走至快到山顶,眼前出现一座了古朴道观。
那道观的山门,斑驳坑洼,似是个古观的所在。
抬头再望,上面挂着一个破匾,上面斑驳存灰三个大字‘回首观’。
梁山伯不懂这匾的意思,心里只觉这匾像有千言万语最后存的三个字,颇有深意。
他正在琢磨着,长庆长海兄弟二人迈步上前叩门。
他们拍了两下,半晌,听观里有应答之声。
二人后退一步,就见山门吱呀一声开了,出来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的一个道士。
就见那道士长得身段修长,面目清秀微黑,双眉斜立,眼神俊逸,一身原麻色道袍,一眼就知是个修行多年的道人。
那道士见了门站着几个人,远处斜歪撂倒了数人,却见除了这些人,后面还有人在往这里来。
那道士一看门口乌泱泱一片的人,站在门槛内立眉的问道:“你们这些人来我这里做什么?”
长海长庆赶忙拱着手道:“这位道爷,我们要借这道观一用,想行个方便。”
那道士见这些人手里都拿着兵器,知道他们是打败的兵丁,不愿收他们。
便向他们道:“你们这些人,怕我这道观是装不下的,你们还是往别处去行方便吧,我这里不方便。”说罢就要关门。
梁山伯见了连忙上前道:“道长请留步。”
那道士见上来一位书生,样貌生得甚好,看着又像个读书人,便双手搭在门上,止步看他说什么。
梁山伯上前先行礼道:“晚生梁山伯这边有礼了。敢问天师尊姓大名。”说单手打个稽。
那道士见他识得礼数,还受了伤,便也向他打了稽。
回道:“小道名为‘无下’,是这道观的道士。你不要看我这道观虽破,可也是有来历的。
不是我不容你,只怕我这里装不下,这样多的人。”
梁山伯连忙摆手道:“道长不要误会,我们也是在这来暂歇。我的人都困顿的不行,不过是借着活火灶做些粥来吃。
他们也实在是走不动了。”
道士再看他身后那些人,早都支撑不住,歪在门门边,又疲又伤,还不如霜打的茄子呢,心中正在犹豫。
还未说话,山间天气突然大变。一片乌云恰飘到他们头顶,雷声轰隆隆一响,竟滴下雨滴来。
那雨滴刚下就不小,越来越大。无下道长见了这般光景,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后退一步拉开山门道:“不说了,不说了,你看这就是天意了,你们进来吧。”
梁山伯还不及谢他,赶忙带着人先进去了。
虽是有雨,道观中的样子还能看清。就见这道观虽破,却打扫了干净整齐。
正殿上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东西两个偏殿里都供着神像。
那道人顾不得那么多,先引着他们往后面的厢房去。
跟上来的人有的已经实在走不动了,便倒在廊下躺着,能走动的,还继续往前走。
福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