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十八乐观
宋逢林平常是个滴酒不沾的人,难得喝一次,第二天早上愣是没能早起。
陈韵也没叫他,自己把孩子们送到幼儿园。
她回家的路上绕个弯去买半斤羊肉烧卖,趁着热乎打包带走。
宋逢林刚醒,听见开门的动静一边刷牙一边探头看:“我睡迟了。”
陈韵把手举高:“不早不晚,正好是你的特供早餐。”
宋逢林生于西北小镇,即使多年不回去,环境仍然在他骨子里留下很多印记。
他道:“好香。”
陈韵:“那快点洗洗手出来吃饭。”
这话她对着孩子说顺口,一时没有转换过来。
宋逢林听着有点怪怪的,挠挠脸:“马上。”
陈韵进厨房倒刚打好的豆浆,热乎乎地还冒着热气。
宋逢林喝第一口被烫得五官扭曲,捶一下桌子:“要命。”
陈韵幸灾乐祸:“傻不傻。”
又把桌面上的手持风扇打开:“吹一吹。”
宋逢林吹得神清气爽,一边说:“从今天开始,我要准时上下班。”
他是公司高层,考勤时间定得十分宽松。
本来休息多是件好事,陈韵却忍不住思索:“那我得想想怎么跟爸妈讲。”
宋逢林倒没觉得是件大事:“我自己说吧。”
也行,反正父母不会给他太多的心理压力。
陈韵虚捏着拳:“加油。”
她越鼓励,宋逢林越有点心慌:“不会挨骂吧?”
不管几岁的人,对家长总有种天然的畏惧。
陈韵:“他们就是会担心钱不够用。”
这也是正常的,宋逢林:“竞业协议是个问题,我想过了,要是暂时没有合适的工作,我可以去送外卖跑滴滴。”
他说去干嘛?陈韵的眼睛慢慢睁圆:“你认真的?”
宋逢林迟疑道:“你觉得不好吗?”
陈韵用力地摇摇头:“我觉得你很勇敢。”
从高处往地处落,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
宋逢林备受鼓舞:“真的吗?”
他本来还有点担心别人的看法,现在反而觉得都不重要了。
他这会没戴眼镜,常年显得有点无神的眼睛亮晶晶的。
陈韵:“怎么感觉你还挺期待的。”
宋逢林:“十几年都做同一种工作,现在你让我去捡垃圾我都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人在其中的时候没察觉,乍然脱离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外面的向往。
陈韵戳他一下:“你这样讲我真的会让你去捡垃圾。”
宋逢林就是打个比方,即使随口应承也不想做个说到做不到的人。
他道:“呃,我怕抢不过老人家。”
陈韵就是开玩笑而已,皱皱鼻子:“没幽默感,不跟你说了。”
又说:“我上班,你洗碗,拜拜~”
她火急火燎的出门,宋逢林在家里慢悠悠地洗碗。
洗完碗看时间还充足,顺便把地给拖了。
他做好事不留名。
刘迎霞拎着菜进屋,还以为是女儿干的活,给她发消息:“你忙你的,家务我自己会干。”
陈韵只当是宋逢林洗的那几个碗,想着解释还麻烦,索性冒领功劳:“知道啦~”
这孩子,老是跟长不大似的。
刘迎霞最近爱怀古,总是梦见二三十年的事情。
她为此心里特别不安,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毛毛的,左看右看也不做大扫除了,把菜归置好赶紧上庙里去。
普济寺的香火旺盛,还是个知名景点。
据说大殿始建于唐朝,几经战火后只剩下一座佛塔还是正儿八经的文物。
每天来看这座塔的游客络绎不绝,栏杆和标语都挡不住大家往里丢硬币的心。
如果不是做志愿者,刘迎霞也是要扔一个的。
但她现在可不能带头坏规矩,只能在佛像前虔诚祈祷。
她关心的人可太多,毕竟上有八十八岁的老母,下有三岁的侄孙。
一长串都念完,她才到厨房去帮忙。
普济寺的素面最近火得不行,光摘菜就有一二十个人。
刘迎霞来了几天,已经有可以一起唠嗑的伙伴。
她找把凳子坐下来,戴上手套边说话边干活。
一心两用,时间过得特别快。
就是好像有点累得慌,总有些提不起劲。
但她向来不爱给孩子们添麻烦,自己也不爱去医院,偷偷忽略这点不舒服。
大人爱逞强,小孩爱撒娇。
陈韵才做好一个蛋糕,幼儿园老师就给她发消息:【阳阳妈妈,阳阳说他肚子疼,校医测过了没有发烧,你现在方便来接他吗?】
福书网